新闻中心 |
科研大满贯!顾梦茹:坚持去好奇,去质疑,去探索
国自然 科研达人名片 姓名:顾梦茹 科室:肾脏病中心 研究方向:小管细胞损伤参与肾脏损伤的机制和干预 科研态度:坚持去好奇,去质疑,去探索
8月23日,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病中心顾梦茹的研究项目赫然在列,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万元资助。作为一名博士后,顾梦茹的科研经历已经接近6年,忆及科研路上的苦与乐,年轻的顾梦茹说,“科研工作,贵在坚持!” 曾获国家奖学金,科研硕果累累 顾梦茹博士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导师是南医大二附院戴春笋教授。年轻的她,有着一张漂亮的科研成绩单。顾梦茹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小管细胞参与肾损伤机制及干预,研究结果以第一作者分别在肾脏病领域权威期刊Kidney International (2022年IF:18.998)以及国际高水平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2023年IF:14.67)上发表,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博士在读期间于2022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2023年8月,顾梦茹入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病中心,2023年11月获得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青年基金孵化项目支持,并在此项目支持下获得2024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青年基金项目,再加上国自然项目,可谓是“科研大满贯”。
一天14小时守在实验室 累累硕果背后是艰辛的付出。顾梦茹的科研之路可以追溯到学生时期,“那时每天都泡在实验室”。早上8点进实验室,晚上至少10点才能离开,一个实验接着一个实验做,各类仪器高速运转的时候,她常常在思考,这个或那个课题的合理性,文章该怎么切入该如何表达。 “你问是不是枯燥?当然枯燥!但是也有很多期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课题的推进,你每天都想要得到一个数据,这种迫切驱使你去做下一个实验”,顾梦茹说,不断求索、验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常常让她感觉到“兴奋”。而二附院肾脏病中心团队的科研氛围也常常感染她,激励她不断地往前走。 做科研要有颗强大心脏 顾梦茹说,做科研必须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经受住一个又一个打击,翻过一座又一座山,也许转角就是柳暗花明。 2021年的3月至8月份,顾梦茹开始一个新的课题,查文献、购买相应的实验器材,思考建立相对应的一种实验方法,探索的过程中,曾经有半年左右的时间,顾梦茹都在摸索实验条件,接受一次次失败,课题没有任何进展,“非常沮丧,那时一度怀疑自己”。 此次拿到“国自然”,自己的研究工作得到认可与支持,顾梦茹说非常开心和激动,“以后,会更自信及积极得推进自己的工作。”她同时也表示,特别感谢导师戴春笋教授以及医院科技部门给予的指导与帮助。 对于青年医生从事科研工作,顾梦茹的建议是带着批判性思维,认真、专心去做一件事,就一定会有成功的机会。她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即使看权威文献的时候,也要保持思考、问问题的习惯”。 项目研究聚焦急性肾损伤 顾梦茹此次获得国自然资助的项目是围绕急性肾损伤标志物的鉴定及其致病机制研究。 据了解,急性肾损伤(AKI)是以肾功能短期内急剧下降为特征的临床急危重症。近年来,AKI 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据统计,AKI患者占住院患者的7%,死亡率可达19.68%,重症监护病房中AKI 患者死亡率甚至高达50%。尽管部分AKI患者度过急性期后肾功能可完全恢复,但仍有30%的患者会复发 AKI,并进展为慢性肾脏病(CKD)甚至终末期肾病(ESRD)、以及并发心血管疾病甚至死亡。 顾梦茹说,目前急性肾损伤还没有特效药,因此她希望,能够通过深入的研究,找到急性肾损伤的标志物和发病机制,帮助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走上工作岗位,顾梦茹的习惯是每天下班后,坚持去实验室看一看,梳理一天的数据,整理未来的科研方向。她说自己科研上取得小小成功的秘诀无非是“多去质疑,多去独立思考,多去向别人学习。”(文/陈艳萍) |
版权所有: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南京市姜家园121号电话:025-58509900 苏ICP备2024095186号-2